LIFESTYLE 生活時尚

【俄羅斯專題】天然氣商前首富 愛藝術愛到將發電廠變美術館

/ 撰文 黃正軒
/ 2018.06.14
俄羅斯能源巨人列昂尼德米赫爾松(Leonid Mikhelson)身兼該國最大獨立民營天然氣公司諾瓦泰克(Novatek)行政總裁兼董事長,以及石油化工公司西布爾(Sibur)大股東,2016年以逾144億美元身家登上《福布斯》排名的俄羅斯首富,翌年又以攀升至184億美元之身家成功蟬聯。
米赫爾松工餘時最大興趣為收藏藝術,約莫千禧年代起,他專攻俄羅斯及東歐藝術家的印象派及表現主義畫作。近年受到家人啟發而開始涉獵俄羅斯及其他國家的當代藝術。
2009年米赫爾松成立藝術慈善基金V-A-C基金會(V-A-C Foundation),除展出個人珍藏外,亦贊助及策劃多種先鋒藝術展覽;2013年起更擔任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主要贊助機構。

V-A-C基金會於意大利威尼斯Dorsoduro區的Palazzo delle Zattere的藝廊去年才開幕,米赫爾松已準備在莫斯科開創另一間超大型藝術館,竟是選址在鄰近克里姆林宮、現已荒廢的發電廠「GES2」。由意大利建築師Renzo Piano操刀,將之翻新成配備多個展覽廳、教室、工作室、宿舍、圖書館、書店、食肆、庭園和廣場的綜合設施,預定於2019年春落成。

克里姆林宮附近已現荒廢的發電廠GES2將變成大型藝術館。(Ivan Erofeev/Wallpaper)

米赫爾松(左)與俄羅斯藝術家Vasily Tsereteli。(V-A-C Foundation)

米赫爾松收藏:Francis BACON (1909-1992) study for the the portrait. 1953 the Collection V-A-C(Whitechapelgallery)

V-A-C基金會的「V-A-C」為「Victoria, the Art of being Contemporary」之簡寫,取名自米赫爾松千金Victoria,她曾於紐約大學主修藝術史。父女對的藝術喜好算是互為影響。這要由米赫爾松早年說起。1955年生於裏海卡斯皮斯克(Kaspiysk)、成長於薩馬拉(Samara),米赫爾松繼承父業,大學畢業後從事天然氣管道建設。也許在一板一眼的能源業耕耘多年,他在鑑賞藝術方面可謂相當「遲熟」,直至約30歲才自當地賣家購買畫作。

受惠於前蘇聯解體後國有企業私有化浪潮,也享有父蔭和際遇帶來的幸運,米赫爾松是最早一批擠身於統稱「寡頭」之超級富豪行列中的企業家之一。即使擁有數之不盡的財富,他仍很重視祖國藝術的價值,2013年接受《金融時報》訪問聲稱自己「百份之九十九」興趣都放在俄羅斯及當代藝術上。

米赫爾松收藏:David HOCKNEY (1937) 30 sunflowers. 1996 oil on Canvas the Collection V-A-C(V-A-C Foundation)

米赫爾松自女兒小時已鼓勵她認識藝術,無意讓她繼承其生意。因為他深切體會商業世界對人際關係的改變,不想女兒肩負如此重擔。Victoria本來藝參觀藝術館興趣缺缺,米赫爾松諄諄教誨下終於「開竅」,修讀藝術史之餘,更帶父親參觀當代藝術重鎮——巴黎龐比度中心(Centre Pompidou),反影響了米赫爾松對當代藝術的看法。直至當時,米赫爾松仍醉心於19世紀俄羅斯畫作收藏。

2013至14年,V-A-C資助建造由美藉俄裔藝術家Ilya and Emilia Kabakov創作、於巴黎大皇宮內展出的超大型裝置《Strange City》。(Metalocus)

2011年,V-A-C曾贊助新當代藝術博物館的《Ostalgia》展覽。(New Museum)

米赫爾松的V-A-C基金會自2009年成立以來,跟西方著名現代藝廊如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New Museum)、英國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useums)和倫敦白教堂美術館(Whitechapel Gallery)緊密合作。2011年V-A-C贊助新當代藝術博物館的《Ostalgia》展覽;2014年則跟白教堂美術館策劃名為《Cabaret Kultura》的三場晚間實驗演出,回顧20世紀早期俄羅斯的先鋒戲劇。V-A-C現時為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最大贊助機構之一。

除億萬千金Victoria外,V-A-C基金會現任總監Teresa Iarocci Mavica也深遠影響了米赫爾松的藝術品味,甚至是引領他進一步認識當代藝術的啟蒙者。她是意大利拿坡里人,1989年起以研究生身份居於莫斯科,半生專攻俄羅斯藝術,對俄羅斯策展領域貢獻良多。

Teresa Iarocci Mavica。(V-A-C Foundation)

Teresa Iarocci Mavica在2003年協助成立Stella Art Foundation並首次在莫斯科展出Andy Warhol和Jean-Michel Basquiat等西方藝術家的作品。又於2006年成立藝術空間Contemporary City Foundation,為莫斯科栽培年輕策展人。

Mavica首次跟米赫爾松接觸是在2007年威尼斯雙年展上,向他講解威尼斯雙年展為何重要。她當時不太清楚米赫爾松億萬富豪的身份,並教訓他世上並無所謂當代藝術,藝術只有好壞之分。

之後一次雙年展,她充當兩日嚮導帶領米赫爾松四處參觀,期間二人不斷爭論藝術。Mavica自居拿坡里人,拒絕徹回自己意見,直言不會像一般俄羅斯人畏懼米赫爾松的權勢。她的強硬態度和骨氣竟動搖了米赫爾松這座「古老石山」,聘任她籌組慈善藝術基金。

英國藝術家Mike Nelson的2014年作品《Again, more things (a table ruin)》,使用了V-A-C基金會提供的物品材料。

起初米赫爾松想請Mavica為他建立並管理個人收藏庫,Mavica卻全無興趣,在她眼中米赫爾松的藏畫全屬模仿表現主義的平庸之作,她更想利用資金栽培年輕藝術家,一度使米赫爾松側目。經過又一輪論戰,米赫爾松最終服輸,同意讓Mavica主導基金購買當代藝術作品。

米赫爾松可以說是直式走入當代藝術堂奧,在他位於Novatek的辦公室內,掛着Gerhard Richter創作於1982年的蠟燭畫和Sigmar Polke的抽象油畫,亦佇立了一件Louise Bourgeois晚期雕塑。Novatek總部內隨處可見Andreas Gursky、Thomas Struth和Dayanita Singh等攝影師所拍寫真,也有Pae White創作的緙織壁毯及Rudolf Stingel、Christopher Wool、Gary Hume和Farhad Moshiri等藝術家的繪畫。

上、下: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為GES2新館設計而創作的CG模型彩現。(Dezeen)

Renzo Piano為GES02新館設計而畫的概念草圖。(Dezeen)

GES2是一間建於20世紀初(1904至1907年)的發電廠,位於Moskva River的河島上,其主要功能是為克里姆林宮供電。GES2於2015年底正式關閉,內部已清空只剩外牆,同年該物業共面積2萬平方米的土地由米赫爾松投得,著手翻新。Renzo Piano建築事務所與法國項目建築師Antonio Belvedere合作將前發電廠變成展館、食肆和辦公室的綜合設施,以營造出早年龐比度中心的親和力,成為當地人接觸當代藝術的民主途徑。

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為GES2新館設計而創作的CG模型彩現。(Dezeen)

GES2新館計劃於2019年春季竣工,集展覽、教學和公共空間等用途於一身,說是莫斯科版的西九文化區也不為過。充滿英雄氣慨的主樓經徹底改造,內裡一個前啤酒廠將會變成藝術家專用工作室,設備齊全。7間宿舍將來供予藝術家留宿創作。GES2門前有食肆售賣薄餅,庭園和廣場可供市民休憩。Mavica認為GES2能吸引觀眾,成為人人必去之藝術中心,也充當培養本土藝術家、策展人、技術人員以至藝術理論家與藝評人的重要教育園地。

早於2012年,V-A-C成功投得威尼斯的Palazzo delle Zattere,作為基金會在俄羅斯國外的總部。2017年5月開幕展,同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合作策劃《Space Force Construction》,展出100件套1920至30年代創作的蘇聯藝術品,也有俄羅斯十月革命後的先鋒藝術及國際藝術家作品,包括Aleksandr Rodchenko設計的工人社交俱樂部,以及來自Wolfgang Tillmans和Tania Bruguera等藝術家的委任新作。(V-A-C Foundation)

GES2新館正如火如荼地動工之際,V-A-C基金會馬不停蹄。正於於Moscow Museum of Modern Art進行的聯展《General Rehearsal》由16位年輕策展人主辦,展出V-A-C、MMOMA和KADIST三間機構的收藏品。

在威尼斯Palazzo delle Zattere的V-A-C分部,正進行威尼斯建築雙年展2018的節目。郊野裝置藝術《Laguna Viva》由建築設計團隊Assemble與We Are Here in Venice合作建造。將坐落在集合設計的新酒吧和餐廳的旁邊,此作是一個蜿蜒的山丘和池塘綠色景觀,參照威尼斯的流水和自然地貌、以及潟湖和鹽沼等棲息地。裝置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而且只屬V-A-C與Assemble合作的第一階段。 今年年底此作將用瓷磚覆蓋,並變成基金會與周圍環境保持聯繫的持續策略。

最後,V-A-C與白教堂美術館帶來《The Explorers, part One》,由Iwona Blazwick策劃,參展藝術家有Lynette Yiadom-Boakye、James Richards、Mike Nelson和Fiona Banner,以不同創作媒介來探索人性和大自然。

《香港01》App,尚品精神生活,形而。
立即下載
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