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 生活時尚

【形而時間】蘇聯現代建築:構成主義初探

/ 撰文 黃正軒
/ 2018.07.09
以蘇聯為首的東方鐵幕共產國家中,別樹一格的現代主義建築曾一度獨立於世界建築體系外,其發展沿革與社會主義政體、革命思想和意識形態的背景息息相關。
蘇聯特色的現代主義建築充滿科幻未來感的外形,散發出強烈烏托邦色彩。一些猶如太空科幻片中的宇宙基地般有着不規則、複合堆疊幾何結構,時至今日仍為不少人驚嘆。它們卻隨着蘇聯解體後漸遭拆除。往昔在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包括南斯拉夫、蘇聯加盟共和國、華沙公約組織成員國內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類似風格建築,或只可經攝影和檔案文獻回顧。
蘇聯現代主義建築存在橫跨十月革命蘇聯建國、二戰和冷戰,約可分成三個時期:「構成主義期」(1917年至1920年代)、「中衰期」(1932年起史太林式建築抬頭)和「太空時代」(赫魯曉夫上台以後)。

1929年的Zuev工人俱樂部,1927年由Ilya Golosov設計為莫斯科工人提供各種設施。建築師在多個角落使用創新的玻璃幕牆,在當時來講非常上鏡。(Wikipedia)

Ogonyok雜誌印刷廠,設計者為蘇聯建築師組織ASNOVA 重要人物El Lissitzky,1932年落成。2008年曾遇火災,南端損害最少,為Lissitzky唯一現存作品。

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後,世上首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正式成立。共義主義時代來臨使俄羅斯政治經濟制度發生巨變;本已銳意朝前衛或先鋒方向發展的俄羅斯藝術,亦經歷新一重脫變,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建築興起,為蘇聯的現代建築風格奠下基石。

談及構成主義建築,必需回望構成主義思潮。20世紀初,工業文明取代傳統手工業生活;科技衝擊帶來社會改變,新世代藝術語言出現,為前衛或先鋒藝術門派提供發展土壤。首個十年立體派、未來派和表現主義佔據西歐藝術主流,俄國以百家爭鳴之盛況回應,門派理論之紛雜比歐洲有過之而無不及。馬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代表之「至上主義」(Suprematism,或譯「絕對主義」)和荷蘭畫家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帶來的「新造型主義」(又稱「幾何形體派」)等流派百花齊放,各領風騷。

Naum Gabo《Construction in Space: Diagonal》,創作於1921至25年間的抽象雕塑。面對物理學理論飛躍發展,加上俄國革命帶來的社會劇變,以及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藝術的前衛美學創見,Gabo透過《現實宣言 》表示要以新藝術形式回應當下激進的現實時空。(Tate)

「構成主義」又稱「結構主義」,首次由雕塑家Naum Gabo與Antoine Pevsner於1920年提出,後來演變成雕塑的改革運動,亦對現代建築乃至平面設計、工業設計、戲劇、舞蹈、電影、時尚等媒介創作影響深遠,甚至連德國包浩斯(Bauhaus)風格亦受其啟發,可視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俄羅斯未來主義(Russian Futurism)的後續發展。

受立體主義拼貼浮雕技法及至上主義抽象幾何元素影響,構成主義放棄傳統雕塑千篇一律的單一材料如石膏和大理石,改而採用木材、金屬、玻璃等材料加以焊接和組裝成造型抽象的立體雕塑,著重雕塑空間中的動態或勢(Movement)特質而非傳統的體積量感,以表現出速度、動力和時間。

前衛雕塑家深受十月革命勝利鼓舞,也視顛覆傳統的抽象雕塑創作為藝術革命。他們為布爾什維克的新共產政權雕刻歌頌革命作品之餘,亦抱着熱情探索此派新風格。可以說,構成主義由一開始已帶有濃厚政治色彩,以「藝術服務社會」為使命綱領;相關建築以明顯刻意的現代化和未來感設計,跟沙俄歷史傳統切割,宣傳蘇聯立國之意識形態。首個特具政治宣傳的構成主義建築,也許是塔特林(Vladimir Tatlin)於1920年設計的「第三國際紀念塔」(Monument to the Third International),又稱「塔特林塔」。

「第三國際紀念塔」木製模型。(Wikipedia)

塔特林塔原用作第三共產國際的總部辦公大樓,以鐵、玻璃和鋼鐵等工業材料建造,頌讚重工業代表之科學機械化時代,彰顯工人階級革命美學,400米高度更銳意挑戰當時的現代建築頂峰巴黎艾菲爾鐵塔。塔身共有三層,懸掛於塔特林稱之為「無產階級脊椎骨」的螺旋形承重鋼結構上,代表人類解放運動之道路。螺旋框架內有三個巨大懸掛玻璃幾何體,代表共產國際三大機關,各以不同速率旋轉。

塔特林塔頂部圓錐體每日旋轉一圈,為資訊中心,以電報、收音機及揚聲器發佈新聞、公告和宣言。中間的金字塔錐體每月一圈,代表執法機關。最下方年轉一圈的立方體則代表立法機關,為進行講座和會議之場所。十月革命後,俄羅斯政體更迭;內戰爆發帶來社會動盪,鋼材短缺。塔特林塔鋼材需求龐大而未能興建,只製成了木模型巡迴展出,設計圖亦印於海報和郵票上廣傳。

30年代新落成的Narkomfin Building。(Wikipedia)

俄國革命後幾年,應付國民住屋需要的大型基建工程仍未規劃和啟動。踏入20年代,隨着蘇聯國體漸趨穩定,理性主導的ASNOVA(新建築師協會)及功能主導的OSA(現代建築師協會)等構成主義前衛建築師團體紛紛成立。OSA以改善社會為理想,倡議構成主義建築方案來建立新場所應對日益擠擁的城市空間,迎合革命後的集體化社會主義新生活方式。

OSA從列寧的理論觀點出發,提出「社會凝聚力」理論,主張改變住宅和公共空間設計,捉進社區生活和擺脫傳統家庭角色的制肘,藉此打破社會階級分野。其中Moisei Ginzburg和Ignaty Milinis構思的「納康芬公寓」(Narkomfin Building)位於莫斯科市中心,1928年始建、1932年竣工,為構成主義建築之典範。

Narkomfin Building主樓為六層高鋼筋混凝土建築,外觀既像學校,結構也令人想起香港的公共屋邨,特別是徙置區。內裡有54個住宅單位,空間狹小;很多設施如廚房和客廳均需與多人共用,徹底減少私人領域以促進集體生活。周邊建築配備公共設施如餐廳、廚房、洗衣房、托兒所、娛樂室和圖書館;天台更有花園及公共日光浴室。部份設施構成小社區,充當「社會凝聚器」,鼓勵住客成為社會主義者,女性擺脫傳統崗位、得以「充權」。

《香港01》App,尚品精神生活,形而。
立即下載: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