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 生活時尚

譚盾史詩新作《慈悲頌》 解開敦煌千年前的音樂密碼

/ 撰文 何漢聲
/ 2018.10.12

莫高窟第158窟卧佛,是中國僅存兩個涅槃窟之一。(敦煌研究院,吳健攝)

今年11月將在文化中心演出兩場新作《慈悲頌》,源自譚盾一次敦煌旅遊,將莫高窟壁畫所記載的佛陀故事及曲譜變成樂章,排除萬難,香港的演出是亞洲首演。

一次敦煌之旅,原意是遊玩,但卻成為他過去五年的工作:「那次旅程之後,我回去想為甚麼有敦煌藝術,而沒有敦煌『藝音』?」譚盾是音樂家,看到絲綢之路沿線的洞穴及壁畫,有人在奏樂、在跳舞,當然也有文字,便想將這些描述數千年來有關東方世界人們生活的故事,「翻譯」出來成為樂章,以歌劇的形式來演繹。

 

譚盾與香港管弦樂團合作。(Cheung Chi Wai攝)

這部《慈悲頌》分六幕:〈菩提樹〉、〈九色鹿〉、〈千手千眼〉、〈禪園〉、〈心經〉、〈涅槃〉,以梵文及普通話演唱,並與與德國呂貝克國際合唱學院及香港管弦樂團合作。外國人唱得到中文梵文嗎?「我當初都擔心,但原來這是超越文字與宗教的。」選擇在德累斯頓首演,是因為因緣際會,也因為「德國是哲學的故鄉」。

譚盾大師將這幾年來的創作路程娓娓道來。(吳鍾坤攝)

這五年來,他形容自己是翻譯東方的「達文西密碼」:「西方有『達文西密碼』,我的是『敦煌密碼』,我不單要將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中國人都凝聚起來,還要西方人都能明白。」除了多年來往返多次敦煌看壁畫外,他還要到歐美多個有敦煌珍藏的地方考究,「大英圖書館藏著14000冊敦煌手稿。其中一本《心經》,全文266 字,一字不缺之餘,還配滿了樂譜和舞譜。」即是可以又唱又跳。

位於倫敦的大英圖書館收藏了1.4萬冊敦煌手稿。(視覺中國)

都說譚盾所做的,不但是音樂家的作為,歷史甚至考古的知識都用上了:「壁畫上有很多樂器,都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加起來有十多款,我要到不同地方找製作樂器的師傅。」十多款樂器中包括唐代壓腳鼓、敦煌五弦琵琶、敦煌古代奚琴、敦煌反彈琵琶等,譚盾選取了先「復刻」奚琴與反彈琵琶,因為譚盾認為琵琶二胡等音樂充滿鄉愁,是最代表到中國的樂器。

將千年前的樂器從壁畫中復刻出來彈奏,要克服數不清的難關。(資料圖片)

將千多年前唐朝的樂器重現眼前,不是一件易事:「琵琶是唐朝最盛行的樂器,但要將它復刻都不容易,例如說琵琶的絲弦,我要找最有韌力的弦要在日本京都的鄉下地方才找到我滿意的。」京都的那一戶人,聲稱在八代以前是中國人,專門做唐弦。」譚盾計劃過,要在十年內將12件古樂器完成復刻,然後開一場「古樂器音樂會」。

女歌手譚維維與譚盾多年來合作已有默契,是次將以原生態歌手身份獻唱。(Oliver Killig攝)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部富東方智慧的史詩表演即將在香港開始了,多得他,我們將有一次繞樑三日的心靈之遊了。

《慈悲頌》將於11月2及3日於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演出。(吳鍾坤攝)

日期:11月2、3日

時間:晚上8時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票價:$280至$580

查詢:www.newvisionfestival.gov.hk/2018/tc/buddha.html

《香港01》App,尚品精神生活,形而。
立即下載: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