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 生活時尚

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精選參展作品推介

/ 撰文 劉力田
/ 2018.11.22
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帶來來自19個國家、42個藝術單位的作品,於當地頂尖的現當代藝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中展出,各參展作品前衛的表達形式、深度命題、以及對社會的關心和精準觀察,絕對稱得上是一場精彩的展覽。記者親身到現場採訪,並帶來一部份精選作品推介。

《世界處理器》英果.古騰(劉力田攝)

《世界處理器》以地球儀為原型,在每件單獨作品上映射不同的地球數據。策展人吳瑪悧與Ingo Günther是德國讀書時的同學,她笑言Ingo Günther在那時起已經開始創造此作品。《世界處理器》至今已創作出超過一千多個地球儀,並持續創作中,由初期的國家生育統計資料、生育率、國防預算、毒品販運路線、遷移模式、貿易趨勢、海底光纖網絡、媒體自由等,到近期更多預視性的作品。

這種模式,基本上是一種新聞學,建構在科學調查和藝術開放之上。創作時數據的正確性和客觀性必不可少,但作為藝術品,憑直覺即可理解的視覺意象亦同等重要。藝術家用地理作為敘事脈絡,使得眾多重要事實得以進入觀眾記憶。

《菌絲網絡社會》弗朗茲.薩韋爾+太郎+馬丁.豪斯+鄭淑麗+全球網絡節點(劉力田攝)

《菌絲網絡社會》是一項藝術家集體計劃,2017年在柏林新媒體藝術節首度登場,2018年邀請另類藝術空間和生物駭客實驗室加盟成為菌絲網絡中的節點。「菌絲網絡社會」(作為藝術家團體)為台北雙年展製作大型菌絲網絡模型,展示其傳遞訊息的能力以及與其他植物共生的行為。

這裝置以真菌產生的棒麴黴素分子結構為原型,由17個長有靈芝菌絲體的「原子」結構組成,內含感應器、訊息發射器及接收器,這些設備會偵測到「原子」內的物質變化所產生的靜電力,再用FM接收器將靜電力傳導出來,轉為無線電聲音播送。換言之,我們能「聽見」菌類的生長。這結構本身亦是一種有機的生物-電子網絡。

《變質岩》朱利安‧夏利耶(劉力田攝)

《變質岩》朱利安‧夏利耶(劉力田攝)

藝術家透過作品探討人類的近利短視行為,我們現今絕大部份電子用品都要用上稀土礦物,但這些電子裝置替換速度越來越快,人類為了當代的溝通和娛樂需要不斷地進行開採移置。朱利安將電子設備熔化後重新鑄成人造熔岩,放在玻璃展示櫃內,就像自然歷史博物館裡的地質標本。它既是我們看人造文明副產品的未來,亦是未來看現今文明的景像。將如此精密的人造物還原的過程,亦令人反思自然循環。

《顛倒的樹(映射)》亨利克.赫肯森 ©參展人、臺北市立美術館

《顛倒的樹(映射)》亨利克.赫肯森(劉力田攝)

位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入口大廳,藝術家Henrik Håkansson作品《顛倒的樹(映射)》就在最中央。一棵大樹被倒掛於天花板,上下各有反射鏡子,站在作品之中,能觀看無盡的對照,喻意大自然循環不息,以及自然界充滿各種對立元素如冬夏、生死、日夜之間的替換。

樹木極不自然的在空中停懸,在無機物環境中孤立、被物化為雕塑。藝術家挪用了達達主義大師杜尚將「非藝術置於藝術空間之中」的創作手法,亦是對藝術史的致敬。

《新伊甸園--太陽能昆蟲生態箱》陳珠櫻+太陽能昆蟲生態箱工作坊,法國第八大學©參展團隊、臺北市立美術館

一群由電子元件組裝而成的仿生昆蟲,藉由翅膀上的太陽能板提供能量以供運作。觀眾能用現場的手電筒照射昆蟲,太陽能板接收到光,這些太陽能昆蟲就會開始鳴叫,發出閃光。

這裝置帶來的意義引人深思,「新伊甸園」系列以人工創造和擬仿自然,文明趨向數位化,人類得到控制一切的利器,電子產物取代大自然和自然生命體,連比人類歷史更久遠的昆蟲都被人類改造。這群電子昆蟲正預視著一個科技取代自然物種的未來,令人不禁反思科技文明爆發的增長,究竟帶給人類一個什麼模樣的烏托邦?

《聲海》烏蘇拉‧畢曼 ©參展團隊、臺北市立美術館

《聲海》透過錄像、聲音和空間,帶觀眾進入靜謐漆黑的深海。在隔絕光的地方,深海生物多靠閃光和聲波來傳遞訊息,感應空間:小至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生物,用發光器官發出亮光;大至鯨魚用回聲定位溝通。來自瑞典的歌手兼環保運動者Sofia Jannok在影片中扮演海底觀察員,她在沿岸放置水中聽聲器和拋物面反射式麥克風,偵測海底多樣生物之間傳送的訊息,觀眾進入展覽房間,聆聽來自深海的低喃,進而與牠們建立連結。

更多作品:

《我們的島嶼 11°16’58.4”N 123°45’07.0”E》瑪莎.艾恬薩 (劉力田攝)

《凱道運動場》原轉小教室(劉力田攝)

《白蟻經濟學》尼古拉斯.曼甘 (劉力田攝)

《香港01》App,尚品精神生活,形而。
立即下載: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