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 生活時尚

在家工作同時未雨綢繆 應對將來會被AI淘汰的工種及時裝備自己

/ 撰文 何國龍
/ 2020.08.16
相信近日部分朋友都在家工作(WFH),有人可以運用的時間更多,也有人比正常上班的日子更忙,後者的工種大多都是對客的工作,既因為客人永遠是對的,WFH的時候就沒有上不上班時間之分,也因為所謂的「湊客」是一門對人的工作,就沒有機器可以取代到。同時,這段時間也令社會上不少人失業,也令人反思自身的競爭能力,但恐怕在將來甚至現在,搶飯碗的可能是機器或AI。

圖片來源:Unsplash@mann_pantoja

在今天人工智能(AI)已經非常普及,我們隨時隨地也體會到,上網、電話都充斥著,之前Pew Research就有研究指出,在發達地區有很多本來由人類擔任的工種在50年內會因為電腦而消失,而牛津大學亦有研究指出,未來10年內有47%的工作可能被機器取代。當中主要是生產、接待服務及交通運輸範疇,例如工廠工人及農民,其實早在19世紀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就已經有一班紡織業工人抗議工作被機器取代,他們被稱為「Luddites」。而司機也因為自動駕駛技術而被淘汰,Tesla已經在發展。當整合了交通系統,沒有人的因素在內甚至因此而解決了不少交通問題,同理之下,連運輸及快遞也可能因為自動駕駛及無人機的普及而失去人去操控的價值。至於接待員,遠端的如電話或網上平台,在這一刻已經在用上AI去處理了,解決了第一重的分流程序或處理簡單的查詢,至於實體的接待員機器人也是同理,應用起來人們甚至可能會覺得比真人更具新鮮感。這些都是非常之大的就業比例,還有軍人、保安這些工種更因為可以由機械人去取代而減輕了人身安全問題。還有一樣也是已經普及起來的,就是營銷,雖然人性對於營商而言非常重要,但AI的分析早已在進行,我們上網就能感受到,而主動的推銷如電話行銷也不需要人類去做。

圖片來源:Unsplash@agkdesign

至於難以被取代的工種,不難想到就是涉及創意及人性、需要溝通交流的工作。典型的創作者如作家、畫家,還有設計師,設計師最頭痛的工作相信並非創作,而是與客戶來來回回的斡旋,除了需要解決問題的智慧,還有交際手腕與溝通的能力。除了設計師還有另一個向來悲哀的工作就是軟件工程師,User Interface及User Experience的建構都要由人性角度去出發的,正所謂以人為本,而且重點也是要去處理難纏的客戶及很多了解不足而提出的要求。看來這些悲哀的工作是不會滅絕的。人才管理及人力資源也是同理,玩過三國志都知道,發現人才需要魅力值,而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問題,解鈴還需繫鈴人,還是交由人類去處理吧。還有很多本質上是溝通的工作,如律師、社工、心理及精神病醫生等,當然,神父也是,因為難以想象AI會有堅定的信仰。

其實設計及控制機器都仍需要人 ( 圖片來源:Unsplash@@thisisengineering )

在這個WFH的狀態,正好反思一下自身的工種有沒有這個危機,如果有更多可運用的時間,不妨裝備一下自己。AI的年代不會在明早就降臨,即便AI可以處理大量有用的數據,但在這階段還是要由人的角度去分析和統籌,所以掌握數據運用非常重要。這十年的關鍵詞Big Data,其實本來是沒有意義的、浮遊充斥在大氣之中,一顆塵埃都可以有數據,而懂得梳理、篩選中間有用的數據為己所用才是道理。此外,掌握技術的朋友更要提高技術能力,因為有些人會被機器取代,但大量的機器也會由少數的人去控制或居中協調。最後,當然是保持、發展人類獨有的特性,創造力、應變能力、以及同理心,都不能被冰冷的機器取代,別太依賴系統而是運用系統,採取體驗式教育及學習,解決問題不只有單一角度,靈活運用及享受作為人的藝術吧。